新闻资讯

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野,师生一起锄地播种

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野,师生一起锄地播种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白波通讯员焦德芳陶森

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野,师生一起锄地播种
(图侵删)

除草、翻地、种花、采药……劳动节到来之际,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野,校园内一派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10亩农作物种植基地被划分出了12块学院劳动“责任田”,同学拿起铁锹和犁耙,在“园林劳动导师”指导下,进行《农作物种植体验》第二课堂课程学习。大家翻松土壤、平整土地、播撒种子、浇水灌溉,学习种植毛地黄、石竹、大花金鸡菊等花卉,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和养护办法。

据了解,这些植物将由各学院学生长期养护,开花后将被移栽到学校各处景观和花坛绿地,作为学生劳动成果来装点美丽校园。“我学会了怎样翻土、怎样使用钉耙,也知道了怎样浇花效率更高。原来种地有这么多学问,劳动是这么快乐!”材料学院硕士生褚倬铭说。

热烈的劳动场景也出现在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附近。同学与地震大装置建设者畅谈新时代劳动精神,参与地震大装置周边草坪种植和树木养护工作,在劳动体验中深刻理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来自建工学院的2019级本科生龚芮琳说:“通过活动我更加真切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快乐,也更感受到了学校‘五育并举’理念的重要价值。”

板蓝根、决明子、蓖麻、鸡冠花、紫苏……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中草药种植体验区“百草园”,师生一起锄地、打垄、翻土、播种、浇水,沉浸式体验中药材种植和炮制原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药学院教授李霞说:“板蓝根喜光、怕积水、喜肥,大家播种后覆土1厘米到1.5厘米最适合种子生长。”李霞是“百草园”劳动指导教师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通识课主讲教师之一,正手把手教同学培植板蓝根。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求知健体,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2019年起,天津大学将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定为“劳动周”,将5月定为“劳动教育月”,依托学校公共空地、苗圃、学生社区等共享资源,建立了“农耕园”、“百草园”、“乐农园”、“厨艺园”等30余个校内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农作物种植体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劳动青春、药满北洋》等贯通一二课堂的劳动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体验、中草药种植、果实采摘、厨艺比拼等活动。

  • 名雕股份跌2.12%,成交额786.44万元
  • 安徽普氏申请用于污水脱氮系统的精确碳源投加专利,能够减少碳源药剂过量投加情况
  • 德马科技4月3日获融资买入772.36万元,融资余额1.98亿元
  • 这条地铁下穿长江!今天,首座车站主体封顶
  • 熊猫基地2022级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
  • 期货行业首个公益金融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
  • 如何看待美国新政府的不确定性?贸促会用苏轼的诗总结
  • 61天73场演出12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圆满落幕
  • 欧洲智库反思乌克兰危机,外交部:应理性审视危机深层次根源
  • 南通方涞申请种基板打印机的基板打印轨道设备及控制系统专利,防止板材随意滑动
  • 航空工业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颖晖被查
  • 龙虎榜丨星光农机今日跌9.19%,异动区间上榜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113.34万元
  • 天津大学将劳动课堂搬到田野,师生一起锄地播种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