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人民日报评论: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育回归本质

人民日报评论: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育回归本质

APP答题、网络投票、反诈宣传,隔三差五竞赛、“花样百出”考评……非教学任务让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评论: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育回归本质
(图侵删)

近日,一名自称教师的博主发布视频,建议学校设置“独立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以减轻任课教师负担,便于专注教学。建议未必可行,但引起不少共鸣,反映着基层教师的急难愁盼。

怎样让教师潜心教学、静心育人,成为社会共同关切。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

让教师“轻装上阵”,难在哪?一方面,是教育管理本身的问题,一些形式主义问题,让教师淹没在没完没了的表格、评比、信息采集等事务性工作中。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往往被安排各类教学外任务,甚至在基层治理中承担“补位”的角色。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教师减负,要靠落实。党委、政府要列出具体“减负清单”,是政策明确要求。清单怎么列,是概念模糊、缺乏量化的一般性要求,还是细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硬性举措,反映的是抓落实的力度,关乎的是政策的执行力。有的地方把“开展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列为与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有的明确,乡镇、街道社区对教师参与有关活动所提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学校有权予以拒绝。政策参考越具体越有效力,学校也更有说“不”的底气。

还要靠监督。为教师减负,是为基层减负的题中应有之义,理应列入地方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工作计划。为避免一些地方用“文件”落实“文件”,用“具体规定”执行“具体规定”,必须让教育督导“长牙齿”,强化问责机制;同时要畅通一线教师反映问题渠道,有的地方已在探索推出教师负担扫码上报小程序,让教师参与到治理中来。

说到底,办好教育,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理顺现代学校和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质。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投入时间,把时间还给教师,他们也必将把宝贵时间和精力更多更好花在孩子们身上。

  • 云海白雪与蓝天阳光同框,海陀山现罕见美景
  • 上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保障性租赁住房房租,限额提至4500元月
  • 新疆首次在昆仑山完成无人机增雪作业实验
  • 华虹半导体(01347)上涨4.85%,报27.0元股
  • 中信证券:广东氢能规划再明确,激发区域产业活跃度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73+636
  • 民生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76亿元 同比下降2.05%
  • 南通醋酸化工取得多点进料与无溶剂连续化生产乙酰乙酰苯胺工艺专利
  • 关税重压下的生存危机:富岭股份美国市场依赖症与产能转移困局
  • 宁夏原州双泉村7月30日焕新“开村”
  • 国美电器再被强制执行4364万余元
  • 迈威生物上年度营业总支出12.6亿元,销售费用1.92亿元
  • 人民日报评论: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育回归本质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