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京论语:家长捐赠热情不应打破孩子平等

北京论语:家长捐赠热情不应打破孩子平等

近日,江西赣州曾先生自费万元给女儿全班换桌椅一事引发网友争议。有的网友为曾先生的大方点赞,也有网友认为此举会给其他班级家长带来压力,甚至引发攀比之风。

北京论语:家长捐赠热情不应打破孩子平等
(图侵删)

据报道,曾先生一年前发现女儿学校的桌椅比较旧,坐着不太舒服,就向学校提出更换。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并未更换,于是,曾先生决定自掏腰包。“班级同学和家长都十分开心;老师还向全班宣布,新桌椅是某某同学的爸爸捐的,女儿觉得十分自豪。”曾先生说,他和学校领导商量过,女儿接下来最好不要换班,万一要换班,“那这批桌椅就跟着去她的班”。

曾先生爱女心切,新桌椅也提升了全班的学习环境,无疑值得称赞。但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教学设备应该由学校统一安排,如果换桌椅可以由个别家长来定,那别的家长“为了孩子好”,校园和教室岂不成了个性化定制的世界?不断涌现的“特殊要求”,即便是由家长捐赠,毕竟也需要学校配合,不仅可能扰乱班级间秩序,也可能给其他年级家长带来无形压力。

父亲疼爱女儿无可厚非,曾先生也强调自己并不想搞特殊化,但针对女儿所在班级捐赠,并且提出希望桌椅将来随孩子走,显示出这份爱心多少夹杂私心。桌椅既已捐赠,支配权难道一直归属家长?学校正常的班级变动、教室更换,难道要受制于一批捐赠的桌椅?再说,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夸奖,会不会在其他同学心里种上“差别”的种子?

当地教育局针对此事回应称,“对家长的这种爱心行为,我们表示欢迎。”应该欢迎的是促进教育的爱心行为,而不是打上了个别家长标签的“偏心”行为。家长的爱心行为值得鼓励,但最好是把决定权交给学校来支配,家长的热情不应打破孩子的平等。在这一事件中,学校也应该反思,桌椅是不是到了必须更换的程度,如果必须更换,为什么要依靠家长捐赠?其他班级的桌椅又该如何处理?当家长提出附带条件时,是否应该完全满足?

发展教育,离不开公众的爱心,但爱心的桌椅上不贴“标签”,会显得更加公平、更加大气。

(原标题:家长捐赠热情不应打破孩子平等)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张悦

流程编辑刘伟利

  • 北京公交馆开门迎客!
  • 西子洁能:独立董事胡世华已离任
  • 微赛赫电子技术申请一种双联传动调节电机专利,实现一个电机用在两个方向上传动控制调节
  • 陈戌源一审被判无期,人民网评:足坛反腐没有完成时
  • “豫章书院案”将于3月31日开庭重审,此次系异地审判
  • 联瑞新材年报净利润增长44% 拟投建高速基板材料项目
  • 内蒙古村民“绿色”致富小妙招:出租房顶、借光生金
  • 千余件抗疫见证物入藏伪满皇宫博物院:记录城市静默记忆
  • 暴雨杀个“回马枪”!这些地方警惕极端降雨+混合型强对流天气
  • 《迁途》获同意拍摄,备案单位为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
  • 长和(00001)下跌4.3%,报44.55元股
  • 舞林达人|舞出北京,她们要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广场舞之夜盛会!
  • 北京论语:家长捐赠热情不应打破孩子平等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