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7月11日即将入伏,入伏时间如何确定?

7月11日即将入伏,入伏时间如何确定?

新华社|作者周润健

7月11日即将入伏,入伏时间如何确定?
(图侵删)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大幕将正式开启。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去年入伏时间是7月16日,而再早一点的年份还有7月13日、7月17日入伏的。哪天入伏,是咋定的?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天不仅天数不确定,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就连入伏开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

实际上,入伏开始的日期并不以公历或者农历的某个固定日期作为起始,而是通过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但要准确数出伏天,还需要了解农历的夏至日,以及干支纪日法的顺序。

我们知道,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阳历”的部分——它是把太阳运行一年的时间平均分成24份来确定的,所以节气的时间点在阳历上反而比较固定。比如夏至,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只会在6月20日、6月21日和6月22日这三天变动,绝大多数年份为6月21日。

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其中的“庚”,指的就是天干中排第七的那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而这一天何时到来,就没有什么规律了,只能去查黄历上的干支日期。不过现在比较方便的是,网络上能很容易地查到日期的干支顺序。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带庚的日子为庚午日,对应的公历日期是7月11日,所以这天就成了今年入伏开始的日期。

修立鹏表示,每年入伏的开始日期虽然都不一样,但均在公历的7月中旬。就21世纪这100年来说,为7月11日至20日。“今年是本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从时间上来讲,大约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正好处在小暑和立秋之间,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国古人在诗句中就描绘了三伏的各种炎热,如“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等。

修立鹏提醒,伏天期间,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顺利度过这段酷热难熬的时节。

  • 百度申请跨数据中心分布式训练专利,提高了分布式训练过程的训练效率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兵力全力协助灾后重建
  • 刘翔峰被查,中纪委网站:坚决维护医疗领域风清气正
  • 山西新增本土25+19
  • 顺义区发布教育强区三年计划,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江苏公布首批200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不能随意更改老地名
  • 欧盟将在与特朗普团队的首次会谈中讨论降低关税
  • 碳酸锂:交易空间转瞬即逝
  • 三甲医院违规套取近20万医保金,如何才能杜绝“骗保”?
  • 鹑火光电取得一种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制备装置专利
  • 美好医疗涨2.73%,中期趋势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筹码积压。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
  • 青啤高管调整:供应链总裁姜宗祥接任总裁,财务总监到龄退休
  • 7月11日即将入伏,入伏时间如何确定?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