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长安街知事|实习记者檀晴

11月18日至19日,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的中国与世界如何解决世纪之问、时代之题,为推动全球发展、保障全球安全、促进全球文明共聚智慧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主题报告《以发展为解决之道以全球为发展平台》发布。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都需要依靠发展、依靠发展模式的变革与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通往2050年的发展之道,应坚持发展优先,把发展放到国家首要议事日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公平、普惠、包容,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类永续发展;坚持行动导向,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发展。
中国与世界知识界共同面临着创造和发展新的、更为健全有效的发展理论的重要任务,应聚焦发展,把发展作为知识生产的中心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范例,构建切实有效的发展理论;超越民族和国家本位,构建全球共同发展理论。
本届论坛还设立了四场平行分论坛。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发展”主题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分别主持研讨“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经济发展”主题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叶康涛、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泽分别主持研讨“开放型全球发展的中国动能与中国实践”“全球现代化的新选择与新范式”。
“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主题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分别主持研讨“共享发展:全球倡议与新型治理体系重构”“共创未来:高质量发展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合作共赢:寻找全球发展的新增量”主题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翟东升分别主持研讨“全球共赢:合作绘就世界政治经济新蓝图”“共建和平:携手应对全球战略安全新挑战”。
论坛期间,还将举办“通州大运河与世界文明”文化对谈和“数字经济与全球发展”战略咨询会。
在为期2天的论坛中,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深入交流思想,真诚分享经验,共同谋划发展新蓝图,共同书写合作新画卷。
11月20日至23日,部分嘉宾前往浙江参加2023“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之“智·行中国:全球知名学者浙江行”活动,先后在温州参加第二届WZBC温商论坛“中国民营经济与温商走出去”,在杭州参加“‘一带一路’十年金融合作与浙江贡献”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