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000多年前的秦楚战场上,征战的士兵如何与家中联系?军中生活如何?两枚木牍所载的“中国最早家书”跨越地域与时空现世,将一段家国故事长久地留存与延续。

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图侵删)

1975年末,湖北省云梦县,这片“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之地,睡虎地秦简问世,这是中国考古史首次发现的秦简。引人注目的是,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两枚木牍,上有527个字。经考证,这两枚木牍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与“惊”写给家人的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被命名为《黑夫木牍》。

云梦县博物馆陈列的《黑夫木牍》(复制品)局部。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问候之语,比如挂念自己的母亲以及新婚妻子等,思乡之情跃然于“纸”上。开篇读来,仿佛看到母亲读到儿子信件时的百感交集。

《黑夫木牍》第一部分是向长兄“衷”与母亲问安,汇报自己正在淮阳打仗,并向家人报平安;第二部分说自己缺衣少钱,“急急急”,希望母亲寄衣寄钱,并让家中一定关注官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此文也进一步说明,秦朝被征发的军人,所有衣物皆家中自备,军中的生活危急且艰苦。

云梦县博物馆陈列的《黑夫木牍》(复制品)局部。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公元前223年,淮阳之战一触即发,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已接近尾声,而楚国是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黑夫”和“惊”的家书仿佛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唤起大秦雄风背后无数个普通士兵对于战事的未知,对于家和团圆的期盼。

而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衷”家三兄弟,其长兄在死后还能拥有独立的墓葬,或许正是“黑夫”和“惊”用战功换来的家族荣耀。两位征战的弟弟是否平安而归,后人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推测,长兄“衷”带着这两枚家书长眠,以另一种方式与兄弟团圆。

在云梦县博物馆内,两枚木牍家书的复制品陈列在展柜中,“烽火家书”四字一下子将观众拉回到四方征讨、干戈不止的秦楚战场上。“《黑夫木牍》所载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为淮阳之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实依据,还延伸出许多秦国军事相关议题,如秦代士兵衣服的供给问题,以及当时的邮驿发展情况等。”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历史宏大广阔的地理画卷上,千万个体书写着生命的多彩轨迹,演变成国家制度与社会生活的深切互动。

观众在云梦县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传世文献多为帝王将相、上层精英的记载,我们在看秦国历史的时候,常常把目光聚焦在统治阶层。而这份家书恰恰以平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2000多年前的秦国,让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历史现实变为可能。”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孙闻博说,秦汉在实现一统、维护统一等方面的成就及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功绩的取得,当时归之于皇帝及宗庙,其实背后也多有功臣勤吏的身影,更有千万民众的贡献。

记者:喻珮

编辑:白纯、吴梦桐

  • 康泰医学:血氧仪日产能已升至15万台,对后续市场变化会审慎决策
  • 新石器慧通取得一种自动驾驶决策方法相关专利
  • 办公家具企业圣奥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 速自查!北京近期通报40例感染者,风险点位一图速览
  • 南宁通报道路停车收费有关问题处理情况:4人被免职
  • 十部门: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强化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 国际金价剧烈波动:避险需求与政策博弈的交织
  • 印尼等国考虑向“数字游民”发特别签证,后续仍存棘手难题
  • 国家植物园樱桃沟景区暂停开放
  • 列车上的生死救援——延边龙鼎队队医李永学救回心脏骤停女子
  • 东方电热: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对公司产品价格影响较小
  • 水库“讲究人”钱东明:工作日记记了近20本
  • 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